《棒垒球》教学大纲
Baseball and softball
课程编码:13A50010              学分:2          课程类别: 专业任选课
计划学时:32       其中讲课:32
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推荐教材:
1.乔培基,《垒球》,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年
2. 张瑞林,张哲敏,《棒垒球运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参考书目: 
1.俞继英主编,《奥林匹克棒垒球》,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审定,《垒球竞赛规则》,人民体育出版社,1982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1.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其生理,心里机能水平的提高。
2.初步掌握垒球的运动的基本技术和简单战术。
3.了解垒球的简单规则,术语、手势,懂得垒球比赛的进行,提高对垒球运动的兴趣。
4.贯彻教书育人的精神,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课程的基本要求
1.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热爱此项运动并能长期从事垒球或其它体育运动的锻炼,具有健康的体魄。
2.掌握垒球运动的基本方法和要领,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和技、战术水平,和比赛的观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勇于拼博的意志品质。培养与人共存、相互合作、社会适应的能力。
3.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垒球的运动锻炼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培养情感。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  垒球运动概述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棒垒球运动概念和功能,学习棒垒球的意义、性质和特征,棒垒球队与团队和对个人的作用,教学需要完成的对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棒垒球集体项目的学习和理解,对棒垒球运动的初步认识。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授课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棒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棒垒垒球运动的场地器材
第三节  棒球与垒球的区别
第四节  棒垒球运动的特点和锻炼价值
第二章:   防守基本技术                                              建议学时:1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棒垒球运动基本技术和防守技术,学习棒垒球的基本技术能力,提高同学们的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棒垒球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理解,对棒垒球运动技术的初步认识。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授课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传球与接球
    第二节  投手、接手
    第三节  内场手、外场手
    第四节  封杀、触杀
    第三章  进攻基本技术                                                  建议学时:1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棒垒球运动进攻的基本技术,学习棒垒球的基本技术能力,提高同学们的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棒垒球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理解,对进攻技术的掌握,对棒垒球运动技术的更深认识。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授课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击球
    第二节  跑垒
    第四章   教学比赛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棒垒球运动竞赛基本方法,掌握棒垒球比赛基本规则,在教学实践中学习棒垒球运动的裁判工作,提高学生棒垒求裁判嫩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棒垒球基本竞赛的理解和运用,对竞赛和裁判能力的掌握,对棒垒球运动竞赛有更深认识。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授课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掌握比赛规则
    第二节 比赛裁判工作
                 
 
 
               撰稿人:雷雳    审核人:刘新宇 任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