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专选》教学大纲
Track and field Specialized Optional
 
课程编号:13A50021          学分:8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计划学时:128      其中讲课:128        实验或实践:         上机:
适用专业: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推荐教材:
1.刘建国,《田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参考书目:
1.沈纯德,《田径竞赛规则与裁判法问答》,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年
2.谢慧松,《田径教学文件的制定与范例》,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年
3.李鸿江,《田径运动高级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在田径方面有所专长,使其能够较好地掌握田径运动的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是在专业必修课的教学内容基础上加以延伸和扩展,着重阐述学校课余田径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保证田径课程在必修基础上选修田径课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引进和吸收现代田径运动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造力。并结合“田径”的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及道德品质教育,提高学生各项田径专业知识,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加以运用。
课程的基本要求
1.学生在必修课田径教学中了解和掌握了田径运动基本实践和理论的知识,通过田径专修进一步坚强学生对田径运动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在中小学田径教学和训练理解和掌握,为以后的田径专业课程教学和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田径运动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运用上能力得到强化,为今后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提供良好的基础,为全面发展身体素质,促进其它运动项目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
2.通过课堂讲解和学习,在提高学生田径技术的同时,使学生更加全面掌握田径运动更加专业的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本大纲的教材体系分理论与技术两部分。理论部分基本反映了田径运动中学训练的基本知识,中学田径训练的合理的知识结构,技术部分在突出了理论知识的同时,体现了个项目的发展和研究状况,各项目的技术原理和课余训练方法等。在教学内容和考试方法与标准等方面,充分考虑了田径运动理论教学与各项目不同教学的教学训练实际情况,增加了实践课的说课、试讲及实际训练等考试内容、。在不断提高田径专修学生技术和成绩的同时,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  绪论                                                    建议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田径运动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对学校课余田径训练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对于田径专修课程在以后的工作中的作用有基本的认识,学习田径运动专修课各项目分类及田径课程教学需要完成的目标、任务、教学内容和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田径运动专修的理解,对中学田径训练的认识。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授课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现代田径运动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田径运动训练更加科学化,田径运动水平不断提高
      二、比赛次数增多,准备期缩短,比赛期延长
      三、重视专项训练,突出负荷强度
      四、负荷后的恢复是现代田径训练的重要内容
      五、更加重视心理训练
      六、田径运动向职业化和为健身服务的方向发展
      七、反兴奋剂与使用兴奋剂的斗争将长期进行下去
第二节  我国学校课余田径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
  一、解放前我国学校课余田径运动训练概况
  二、解放后我国学校课余田径运动训练的发展
第三节  田径运动选修课程教学
  一、田径运动选修课程的教学任务
  二、田径运动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
  三、学习田径运动选修课程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  田径教练员                                             建议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田径教练员的基本素质,对田径运动员的管理和田径教练员的职责,使学生能够掌握田径教练员的本职工作,并在训练中加以运用,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为以后的田径训练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田径教练员的工作认识,教学相训练的转变,对田径训练的正确认识。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授课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田径教练员的作用与基本任务
      一、田径教练员在训练中的主导作用
      二、田径教练员的基本任务
    第二节  田径教练员的基本素质
      一、思想政治素质
      二、教练员的心理素质
      三、田径教练员的知识结构
      四、田径教练员的能力结构
第三节  教练员对课余田径运动员的管理
  一、建立学校课余田径运动训练的组合管理目标
  二、建立健全可与田径运动训练的规章制度
  三、运动员的激励
    第三章  田径运动员选材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田径运动员的选材和基本内容与方法,田径运动各项目选才的要求,明确选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理解和能够在以后的训练和选材中发现优秀的学生田径运动员。
[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田径运动员选材等方面,例如解剖、生理学和心理学等的理解,对田径运动员能力等方面的认识。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授课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选材的理论基础
  一、遗传与运动能力
  二、生长发育与运动能力
第二节  选材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一、基本形态
  二、生理机能
  三、运动素质
  四、心理素质
  五、运动技术
第三节  田径各项目选材要求
  一、短跑
  二、中长跑
  三、跨栏跑
  四、跳高
  五、跳远
  六、三级跳远
  七、标枪
  八、铅球、铁彬
  九、全能
    第四章  田径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田径运动课余田径训练的基本原则,田径运动员各训练阶段的任务与特点,田径运动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田径运动训练的计划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田径运动训练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对田径运动训练各阶段的掌握和训练工作能力的认识。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授课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田径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一、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
      二、系统的不间断性原则
      三、周期性原则
      四、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
      五、区别对待原则
第二节  田径运动员各训练阶段的任务与特点
  一、各训练阶段的任务与要求
  二、各训练阶段的安排特点
 第三节  田径运动训练的内容与基本方法
  一、身体训练
  二、技术训练
  三、战术训练
  四、心理训练
  五、恢复训练
第四节  田径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
  一、多年训练计划的制定
  二、年度训练计划的制定
  三、阶段训练计划的制定
  四、周期训练计划的制定
  五、课训练计划的制定
    第五章  青少年与女子田径运动训练的特点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的基本要求、指导思想和特点,了解女子田径运动员训练的特点和要求,对中学阶段青少年在训练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训练学角度这一阶段主要是基础训练和初级专项训练。
[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青少年进行训练的重点和要求,根据青少年的本身特点进行田径训练,对基础训练和初级专项训练的理解能力。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授课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的基本要求
      一、从小培养
      二、打好基础
      三、系统训练
      四、积极提高
第二节  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的指导思想
  一、树立“以发展速度为中心”的训练下指导思想
  二、树立“重视基本技术”的训练指导思想
  三、树立“全面发展,增进健康”的训练指导思想
第三节  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的特点
  一、田径运动训练的任务首先是促进青少年身体的生长发育
  二、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中的各项素质训练特点
  三、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应正确处理的两大关系
第四节  女子田径运动训练的特点
  一、女子田径运动训练的特点
  二、青少年女子田径运动训练中的注意事项
    第六章  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比赛能力的培养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比赛能力是影响田径运动员比赛成绩的直接因素,如何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田径运送援的比赛能力是田径训练中的重要因素,更好的培养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比赛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以后的田径比赛中发挥更优秀的成绩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培养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比赛能力是田径运动训练中的主要任务之一。
[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比赛能力的掌握和运用,如何更好的发挥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比赛能力和在中学田径训练中加以运用。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授课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田径运动员比赛能力概述
     第二节  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比赛能力培养的基本方法
       一、提高训练水平,培养比赛能力
       二、多年训练的计划性与培养比赛能力的阶段性
       三、根据专项比赛需要培养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比赛能力
       四、培养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比赛中的应用能力
       五、通过比赛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比赛能力
       六、通过思想教育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比赛能力
     第三节  赛前训练与田径运动员比赛能力的培养
       一、比赛期与赛前训练阶段
       二、赛前训练安排方案
       三、赛前训练安排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七章  现代田径运动竞赛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现代田径运动竞赛的起源与发展,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在田径大赛中的运用以及国内外大型田径比赛的裁判工作特点,了解现代大型田径运动竞赛的组织,了解现代田径运动竞赛的场地器材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现代田径运动竞赛的了解和体会,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田径竞赛实际工作中。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授课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国内外田径运动大赛概述
       一、田径竞赛的起源与发展
       二、现代科学技术现在田径大赛中的运用
       三、大型田径比赛裁判工作的特点
     第二节  现代田径运动竞赛的组织
       一、申办竞赛的程序 
       二、竞赛的管理
       三、大型田径比赛的官员
       四、大型国际田径比赛的文件
     第三节  现代田径运动竞赛的场地、器材
       一、场地条件的现代化
       二、比赛器材设备的现代化
       三、田径运动场地塑胶跑道上各径赛项目标志识别
    第八章  田径选修生学位论文的撰写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和初步掌握竞走、短跑、中长跑和接力跑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这些项目的基本技术,按要求了解径赛基本裁判知识并有所体会。
[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各项目的理解和认识情况,在学习中能够基本掌握。学生掌握技术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授课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文献资料阅读与文献综述撰写
       一、文献的阅读
       二、文献综述的撰写        
     第二节   选题与开题报告
       一、田径研究课题的选题
       二、开题报告
     第三节  常用的研究方法
       一、调查法
       二、观察法
       三、实验法
       四、数理统计法
       五、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学位论文的撰写
   一、学位论文的撰写程序
   二、学位论文的一般结构
第九章  竞走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和初步掌握竞走运动的发展和研究概况,各阶段的发展趋势,分析竞走的技术特点和各技术环节的关系,竞走专项训练特点和课余训练的特点,青少年竞走训练的特点、方法和主要手段。
[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竞走技术的理解和认识情况,在学习中能够基本掌握竞走技术,训练方法的运用,中学竞走的训练以及使学生掌握竞走技术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授课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竞走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第二节  竞走的技术理论
  一、竞走技术特点
  二、竞走主要技术分析
第三节  青少年课余竞走的训练
  一、专项身体训练的特点、主要方法与手段
  二、专项技术训练的特点、主要方法与手段
第十章  短跑                                                 建议学时: 12 
[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习和掌握短跑的发展与研究概况,学习短跑的技术理论,重点分析短跑途中跑的技术,学习青少年短跑的训练方法,学习课余训练的内容和短跑的身体训练和专项训练特点及主要方法和手段。
[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短跑项目训练的理解和认识情况,在学习中能够对技术要点进行合理分析。学习和掌握短跑的重要技术途中跑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授课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短跑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一、世界短跑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二、我国短跑发展概况
第二节  短跑的技术理论
  一、短跑途中跑的技术分析
  二、不同短跑项目的速度特征
第三节   青少年课余短跑训练
  一、专项身体训练的特点、主要方法与手段
  二、专项技术训练的特点、主要方法与手段
第十一章  中长跑                                              建议学时: 4 
[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习和掌握中长跑的发展与研究概况,学习中长跑的技术理论,重点分析中长跑后蹬和前摆的技术,学习青少年中长跑的训练方法,学习课余训练的内容和中长跑的身体训练和专项训练特点及主要方法和手段。
[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中长跑项目训练的理解和认识情况,在学习中能够对技术要点进行合理分析。学习和掌握中长跑的重要技术途中跑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授课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中长跑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第二节  中长跑的技术理论
  一、中长跑的特点
  二、中长跑的主要技术分析
  三、长跑的技术分析
第三节   青少年课余中长跑的训练
  一、中跑身体训练的特点、主要方法与手段
      二、中跑专项技术训练的特点、主要方法与手段
      三、长跑专项训练
  四、中长跑的战术训练
    第十二章  跨栏跑                                             建议学时: 1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跨栏跑的发展与研究概况,分析跨栏跑的跨栏步与栏间跑技术,了解青少年跨栏跑的基本训练的特点和专项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跨栏跑的跨栏步技术和栏间跑技术的掌握,对摆动腿和起跨腿的技术掌握,在训练中能够使学生掌握跨栏步技术和过栏时稳定性和准确性。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授课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跨栏跑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一、 自然跨跳阶段
      二、技术成型阶段
      三、跑跨阶段
      四、完善提高阶段
第二节  跨栏跑的技术理论
  一、110米跨栏跑技术
  二、不同距离跨栏跑得技术特点
第三节  青少年课余跨栏跑得训练
  一、专项身体训练的特点及主要方法与手段
  二、专项技术训练的特点、主要方法与手段
    第十三章  障碍跑                                              建议学时: 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障碍跑的发展与研究概况,分析障碍跑的技术,了解障碍跑的基本训练的特点和专项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障碍跑的技术有初步的认识。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授课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障碍跑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第二节  障碍跑的技术理论
  一、跨越障碍栏架的技术
  二、跨越水池的技术
第三节  青少年课余跨栏跑得训练
  一、专项身体训练的特点及主要方法与手段
  二、专项技术训练的特点、主要方法与手段
    第十四章  跳高                                               建议学时: 1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跳高的发展与研究概况,掌握跳高技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  跳高技术的发展和技术理解和认识情况,掌握过杆技术,掌握跳高技术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授课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跳高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一、跳高运动的发展与形成
      二、我国跳高运动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背越式跳高的技术理论
  一、助跑技术
  二、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
  三、起跳技术
  四、腾空过杆技术
  五、落地技术
第三节  青少年课余跳高的训练
  一、跳高的专项身体训练的特点、主要方法与手段
  二、跳高的专项技术训练的特点、主要方法与手段
    第十五章  跳远                                              建议学时: 1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跳远的发展与研究概况,掌握跳远基本技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  跳远技术的发展和技术理解和认识情况,掌握腾空技术,掌握跳远技术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授课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跳远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第二节  跳远的技术理论
  一、助跑
  二、起跳
  三、空中动作
  四、落地
第三节  青少年课余跳远的训练
  一、跳远的专项身体训练的特点、主要方法与手段
  二、跳远的专项技术训练的特点、主要方法与手段
    第十六章  三级跳远                                            建议学时: 6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三级跳远的发展与研究概况,掌握跳远基本技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三级跳远技术的发展和技术理解和认识情况,掌握腾空技术,掌握跳远技术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授课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三级跳远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第二节  三级跳远的技术理论
  一、助跑
  二、第一跳(单足跳)
  三、第二跳(跨步跳)
  四、第三跳(跳跃)
  五、三级跳远各跳的距离和比例
第三节  青少年课余三级跳远的训练
  一、专项身体训练的特点、主要方法与手段
  二、专项技术训练的特点、主要方法与手段
    第十七章  撑竿跳高                                            建议学时: 8 
[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习撑竿跳高技术发展与研究概况,掌握撑杆跳高各阶段技术发展状况,对基本技术初步掌握。
[教学重点与难点]  撑杆跳高技术的发展和技术理解和认识情况,掌握起跳和过杆技术。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授课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撑杆跳高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第二节  撑杆跳高的技术理论
  一、持竿助跑
  二、插穴起跳
  三、悬垂摆体和后仰举腿
  四、引体转体
  五、腾跃过杆与落地
  六、尼龙撑杆技术的主要特点
第三节  青少年课余撑杆跳高的训练
  一、专项身体训练的特点、主要方法与手段
  二、专项技术训练的特点、主要方法与手段
    第十八章  推铅球                                              建议学时:1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推铅球运动的发展与研究概况,学习技术理论知识,重点学习背向推铅球的滑步技术,了解青少年课余推铅球训练的特点和基本方法与手段。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推铅球技术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在学习中能够基本掌握推铅球技术。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授课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推铅球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一、推铅球项目出现与形成
      二、从依靠魁梧身材取胜到模仿与改进测向滑步推铅球技术时期(1875-1948年)
      三、从重视力量训练到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的出现与改进时期(1948年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
      四、以速度为核心的均衡发展与多种技术并存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来)
第二节  推铅球的技术理论
  一、背向滑步推铅球的动作阶段划分
  二、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
  三、背向滑步推铅球不同技术中存在的差异、
  四、旋转推铅球技术
第三节   青少年课余推铅球的训练
  一、专项身体训练的特点、主要方法与手段
  二、专项技术训练的特点、主要方法与手段
    第十九章  掷标枪                                              建议学时:1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掷标枪运动的发展与研究概况,学习技术理论知识,重点学习掷标枪得技术风格的当前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掷标枪的助跑和最后用力技术,了解青少年课余掷标枪训练的特点和基本方法与手段。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掷标枪技术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在学习中能够基本掌握掷标枪技术。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授课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掷标枪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一、技术自由发展时期(1886-1912年)
      二、技术趋于同一时期(1912-1953年)
      三、技术进入成熟时期(1953-1964年)
      四、技术逐渐完善时期(1964-1986年)
      五、技术稳定发展时期(1986年至今)
第二节  掷标枪的技术理论
  一、持枪助跑
  二、最后用力
第三节   青少年课余掷标枪的训练
  一、专项身体训练的特点、主要方法与手段
  二、专项技术训练的特点、主要方法与手段
    第二十章  掷铁饼                                               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掷铁饼运动的发展与研究概况,学习技术理论知识,重点学习掷铁饼得技术风格的当前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掷铁饼的旋转和最后用力技术,了解青少年课余掷铁饼训练的特点和基本方法与手段。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掷铁饼技术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在学习中能够基本掌握掷铁饼技术。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授课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掷铁饼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一、从原地掷铁饼发展到背向旋转掷铁饼技术阶段(1896年到20世纪40年代末)
      二、加快旋转速度和加强力量训练阶段(20世纪50年代)
      三、大幅度、低腾空、快速度的现代掷铁饼技术阶段(20世纪60-70年代)
      四、探索个人特点,进行科学训练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
    第二节  掷铁饼的技术理论
  一、旋转
  二、最后用力
第三节   青少年课余掷铁饼的训练
  一、专项身体训练的特点、主要方法与手段
  二、专项技术训练的特点、主要方法与手段
    第二十一章  掷链球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掷链球运动的发展与研究概况,学习技术理论知识,重点学习掷链球得技术风格的当前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掷链球的旋转和最后用力技术,了解青少年课余掷链球训练的特点和基本方法与手段。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掷链球技术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在学习中能够基本掌握掷链球技术。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授课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掷链球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第二节  掷链球的技术理论
  一、握持器械
  二、预备姿势
  三、预摆
  四、旋转
  五、最后用力
    第二十二章  全能运动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全能运动的发展与研究概况,了解青少年课余全能运动训练的特点和基本方法与手段。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全能运动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授  课  方  法]  以课堂授课为主,课堂讨论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全能运动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第二节   青少年课全能运动的训练
  一、全能运动训练是青少年的基础训练
  二、青少年课余全能运动的训练阶段划分
  三、全能运动的训练计划
 
 
 
                            撰稿人:刘新宇     审核人:刘正泉  任海涛